03 enero, 2012

厄瓜多 (Ecuador) - 國家基本資料

厄瓜多 (Ecuador)


國家基本資料


  厄瓜多位於南美洲大陸西北角,因赤道(西文名Ecuador)橫貫其國土,乃以Ecuador為國名,首都為基多(Quito)。厄瓜多北鄰哥倫比亞,東南接秘魯,西部瀕太平洋,總面積為256,670平方公里,約為台灣之7.1倍,在南美洲僅略大於烏拉圭。全國因地形不同,可分為四區:

。山區(Sierra)
南安地斯山脊自北而南縱貫,基多即在山區之北部。基多附近有三座海拔5,000公尺以上終年積雪之高山,其中Cotopaxi雪山(海拔5,897公尺)距基多兩小時車程,為世界最高之活火山。基多市海拔2,830公尺,赤道線經過該市北郊15公里處,全年平均溫度約攝氏18度,晝夜溫差大,一日即有四季變化。雨季自10月中旬至翌年5月初,年雨量為1,277mm,平均濕度為75%。全年氣候變化不大,四季如深秋。基多地勢高,空氣稀薄,氧氣含量僅海平面之73%。出基多市,山區景觀壯麗,居民以農牧及手工藝維生。耕種作物以馬鈴薯、玉米、小麥為主,另森林業、乳業及花卉亦發達,南部出產金礦。


。東部亞馬遜河上游叢林區(Amazonia)

位於厄國安地斯山脈東側,佔全國面積36%,屬熱帶雨林區,氣候潮濕,不適人居,僅有少數原住民及農墾移民。本區石油蘊藏量豐富,多家國際石油公司至此開採。

。西部沿海地區(Costa)

位於安地斯山脈與太平洋間,係厄國農漁產品之主要產區(香蕉、蔗糖、稻米、可可、咖啡、非洲棕櫚、海蝦、捕魚),全年氣候濕熱,但因有南太平洋洋流 (The Humboldt Current)調節,雨季期間較為涼爽。厄國第一大城及最大商港惠夜基(Guayaquil)市以及世界最大香蕉與海蝦出口港馬恰拉(Machala)均位於本區南部。本區因外來商旅接觸較多,民風頗為開放。

。龜島群島(Galapagos)

位於距厄國海岸600海浬之太平洋中,赤道橫跨其上,共有大小島嶼20餘個,居民約22,770人。該群島缺淡水,無一般農產,主要依賴觀光旅遊業。 
人口
  全國約1,400萬人,人口密度為48/平方公里。首都基多市140萬人,第一大城市惠夜基 195萬人。其人口比率為原住民族群 20%,西班牙裔與原住民混血種 65-70%,白人、黑人(大部分在厄國西北部Esmeraldas省)及亞洲人種 15%。 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,原住民多以印加土語Quichua為母語。中部Santo Domingo de los Colorados城原住民Tsachilas及Esmeraldas省原住民Los Chachis之土語均為Tsachilas。厄國政府對原住民族群地區實施西班牙語及Quichua之雙語教學。厄國多山地,偏遠鄉間地區交通不便,山區居民天性不喜受束縛,初級教育不易普及,加以社會貧富懸殊,文盲佔總人口 12%。公立中小學不多,國立大學學費全免,俾使窮苦家庭子弟亦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。

財經狀況
  厄國自 2000 年 9 月 10 日起實施貨幣美元化政策,停止使用厄幣Sucre,全國僅流通美鈔,物價隨即上漲,目前最低工資為264美元。多數民眾屬中低收入階層,生活艱難。厄國出產石油及瓦斯,高級無鉛汽油每加侖 1.20 - 2.10 美元,家庭用瓦斯每 15 公斤售價 2.50 美元,政府均予補貼,俾照顧低收入家庭。政府另向大城市高級住宅區用戶徵收稅捐,以挹注財政補貼赤字。厄國因於1999年3月發生70年來最嚴重財經危機,經國際貨幣基金及美洲開發銀行給予融資,已稍獲改善。惟因積欠外債仍高達167億美元(2011),政府公債佔GDP23%(2010)。厄國失業率已下降至6.4%(2011/6月)左右。人口大量外移謀職,厄僑匯可觀。

飲食
  厄國以米飯、馬玲薯、玉米、豆、麵類等配以豬牛肉、牛奶、沙拉等為主食,受西班牙統治之影響使用刀叉,適用西方餐桌禮儀。食物宜切割好以物就口, 不宜大塊朵頤,吃東西宜細嚼慢嚥,不宜出聲,尤忌嘴裡有東西還講話或邊吃東西邊講話;不可在別人前面挑牙縫,打噴嚏、打哈欠等宜用手遮掩並道歉。


宗教
厄國憲法規定宗教信仰自由,由於受西班牙自15世紀殖民統治影響,絕大多數厄國人民信仰天主教,少數信仰基督教。台灣高雄元亨寺菩妙老和尚 1995 年 10 月在厄國第一大城惠夜基(Guayaquil)設置厄國第一個佛堂,2000 年 5 月另在厄國南部Cuenca城建造元亨寺精舍(靜修道場)。基多、惠夜基及馬恰拉三大城均已成立元亨國際學佛會分會。厄京私立San Francisco de Quito大學為厄國研究佛學中心,擁有漢、西、英文佛學藏書。


No hay comentarios:

Publicar un comentario