駐處與駐地關係
張貼日期:2011/10/18
一、我在厄國設處沿革
1971 年10月25日我國退出聯合國,厄瓜多於當年11月17日與我終止外交關係,嗣於1980年1月2日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。1974年10月我國於惠夜 基設立「台灣領務代理處」,1977年3月復在厄國首都基多設置「中華民國商務處」,並在第一大城惠夜基設置「中華民國商務處駐惠夜基分處」,該分處稍後 改稱駐惠夜基辦事處,惟於1998年10月31日閉處。
1971 年10月25日我國退出聯合國,厄瓜多於當年11月17日與我終止外交關係,嗣於1980年1月2日與中國大陸建立外交關係。1974年10月我國於惠夜 基設立「台灣領務代理處」,1977年3月復在厄國首都基多設置「中華民國商務處」,並在第一大城惠夜基設置「中華民國商務處駐惠夜基分處」,該分處稍後 改稱駐惠夜基辦事處,惟於1998年10月31日閉處。
二、技術合作關係
我國於1978年12月6日重新在厄派駐技術團,提供稻米、蔬菜、養豬、蘭花、小型農機運用、鱒魚、海蝦養殖等方面合作;近年來合作計劃則包括竹工藝、果樹、
食品加工及資訊教育。技術團多年來深耕廣植台厄友誼,協助貧下農民階層,卓見績效,展現人道與愛心外交。
我國於1978年12月6日重新在厄派駐技術團,提供稻米、蔬菜、養豬、蘭花、小型農機運用、鱒魚、海蝦養殖等方面合作;近年來合作計劃則包括竹工藝、果樹、
食品加工及資訊教育。技術團多年來深耕廣植台厄友誼,協助貧下農民階層,卓見績效,展現人道與愛心外交。
三、經貿往來
據 厄國中央銀行資料(FOB),2009年我對厄國輸出約1億1,650萬美元,我由厄國輸入約1,798萬美元;2010年我對厄國輸出約1億6,947 萬美元,我自厄國輸入約2,231萬美元,略有成長。我銷厄之主要產品為化工原料、礦產品、工業機械、汽車零件、腳踏車、家電及廚房用品等,進口則以魚 粉、鋼鐵等金屬廢料、海產、咖啡為主。
近年來為協助我國廠商拓展外銷市場,駐處積極辦理貿易洽談會、台灣商品型錄展及經貿講座,以促進兩國企業交流,同時提升我在厄國之能見度。我外貿協會籌組之中南美洲貿易訪問團近五年來相繼訪厄,均創下良好業績。
另厄國工商界領袖近亦率企業人士訪華考察及採購,兩國經貿交流日益活絡。
四、學術交流
近數年來我政府提供厄國台灣獎學金,名額雖然有限,但已漸引起厄國學子之興趣。此外,駐處積極宣傳國合會及國內大專院校提供之其他獎學金機會,留華人數顯著增加。2011年獲頒獎學金之厄國學生達13人,為歷年最高。
近數年來我政府提供厄國台灣獎學金,名額雖然有限,但已漸引起厄國學子之興趣。此外,駐處積極宣傳國合會及國內大專院校提供之其他獎學金機會,留華人數顯著增加。2011年獲頒獎學金之厄國學生達13人,為歷年最高。
No hay comentarios:
Publicar un comentario